項目管理講師推薦
TWI-JI 工作指導,是培養(yǎng)現場主管掌握一種指導員工作業(yè)的技能。
任何一家企業(yè)在培訓員工時,都希望能做到正確、安全、有效。工作指導(JI)就是用來建立作業(yè)標準化以及指導流程標準化的一個課程。這個指導方法是指導現場管理者如何教會部屬工作,它適用于任何行業(yè)。通常,在我們的現場是這樣,大多數流程都由不同的人使用不同的方法。工作指導需要你先確定“一個最好的方法”,并用一種標準套路來傳授這套方法。穩(wěn)固的標準化是指不同的班次和不同的員工用同樣的方式做同樣的事情。所以運用工作指導(JI),你將獲得培訓的一致性和過程的穩(wěn)定性。它為所有的持續(xù)改進項目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運用工作指導的方法帶來的好處是:顯著降低培訓周期;減少不良和返工;減少事故;提高工作滿意度。
工作指導的理念是:員工沒有掌握,是指導者沒教好!
我們注重理論知識傳授的同時,更是通過大量的案例講解和練習來幫助學員加深理解。
熟悉現場管理、以及基本的產品生產過程知識,生產現場班組長等管理者尤佳。
•實際案例講解
通過課堂案例講解,來說明正確指導方法的步驟、流程;
•工廠案例練習
通過工廠案例練習來提高對培訓內容的了解,掌握TWI的具體的技能掌握方法以及在日常工作中的應用。
•培訓評估:
培訓評估考慮出勤率及課堂討論的參與積極性,并包括以下方面:
•課堂上積極有意義的提問
•知識的探討和分享
•積極參與案例演練
通過課程培訓,你將可以:
1) 獲得培訓的一致性和過程的穩(wěn)定性;
2) 學會如何正確地、安全地、有效地迅速地培養(yǎng)員工;
3) 學會如何制作訓練預定表;
4)學習如何進行作業(yè)分解----標準化作業(yè)的基礎;
5)降低培訓周期,減少不良和返工,減少事故;
6)掌握一種系統(tǒng)化的指導方法,并掌握在現場如何實際實施運用;
7)深刻領會“員工沒有掌握,是指導者沒教好”的理念
第一天
9:00-10:30
經營者代表致辭
訓練指導員與學員自我介紹
TWI沿革簡介及課程介紹
一線主管的含義
生產與問題
一線主管必備的5個條件
訓練的必要性
不完善的指導方法示范
10:30-10:45 休息
10:45-12:00
正確的指導方法示范
4階段法的確立
卡片分發(fā)與說明
12:00-13:00 午餐
13:00-15:00
志愿者演練1
對志愿演練1的點評
工作分解的導入
打燈頭結的工作分解
志愿者演練的工作分解
主要步驟及要點的說明
15:00-15:15 休息
15:15-16:15
水閥裝配的工作分解
工作分解的摘要
2個準備事項與演練的說明
訓練預定表的制定方法
訓練預定表的練習
16:15-16:30 休息
16:30-17:00
實習指導方法的說明
案例準備要求
第一天摘要
第二天
9:00-10:00
第一天內容復習
訓練預定表的發(fā)表
計劃的擬訂與實施
多能工的培養(yǎng)
作業(yè)分解點評
10:00-10:15 休息
10:15-12:00
學員指導方法的演練(3人)
12:00-13:00 午餐
13:00-14:30
學員指導方法的演練(3人)
14:30-14:45 休息
14:45-15:45
學員指導方法的演練(3人)
15:45-16:00 休息
16:00-17:00
學員指導方法的演練反饋
特殊指導方法
學員感想
行動方案討論
總結(怎樣開展和推動TWI)
【關于TWI】
TWI,Training Within Industry,精益生產的基礎,企業(yè)實現持續(xù)改善文化的秘訣。TWI是針對一線主管技能提升的訓練。TWI一線主管技能訓練起源于20世紀20年代的英國,二戰(zhàn)期間被美國軍方采用,1950年TWI首次登陸日本,率先在豐田,日產,東芝,三菱等企業(yè)全面展開。1955年起日本政府指定由日本產業(yè)訓練協(xié)會(簡稱日產訓)負責推動,將TWI作為現場管理者必修的課程。
至今在日本已有超過1200萬名現場管理者接受了TWI培訓。如今,不僅在日本,TWI已經成為歐、美、韓、臺等各國及地區(qū)公認的一線主管有效的技能訓練課程。
【TWI 四大模塊】
1.工作指導JI-- 指導的技能 (Job Instruction)
2.工作關系JR--待人的技能 (Job Relations)
3.工作關系JM--改善的技能 (Job Methods)
4.工作安全JS--安全作業(yè)的技能(Job Safety)
【為什么企業(yè)需要TWI培訓】
在任何一家公司的管理架構中,一線主管都是處于兵頭將尾這樣一個位置。這些基層的管理者,他們最熟悉工廠現場,他們最熟悉現場的員工,他們最熟悉現場的設備,他們也最了解工廠的現行的產品和工藝。在工廠的高層做出了正確決策以后,如何使這些決策能夠真正落地,真正提升現場的生產力,提升企業(yè)的競爭力,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這些一線主管要能夠真正起到作用。那么,如何讓這些一線主管承擔起提升生產力的職責呢?一方面,我們說,要讓他們有一個觀念的轉變,那么還有一個方面就是要提升一線主管發(fā)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TWI培訓體系,則正好是迎合我們企業(yè)的這一需求。TWI培訓體系發(fā)展到今天,已經形成了完善的四個模塊,每個模塊都會幫助我們的一線主管實現一項技能的提升。TWI這樣一個培訓體系能夠使我們的一線主管自身管理技能得到提升,能使這些主管帶出一個強有力且有凝聚力的團隊,能使我們的現場快速形成一種持續(xù)改善的文化,能為現場的員工營造一個更加安全的作業(yè)環(huán)境。
豐田公司從20世紀50年代引進TWI培訓體系以來,距今已經60多年了,現如今,他們仍然在原汁原味的使用著,仍然做為公司人才培養(yǎng)的一個重要體系。從某種意義上講,豐田之所以能成為世界制造業(yè)的標兵,是和TWI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的。
【TWI 課程特點】
成熟:針對一線主管培訓的基礎課程,高度定型化、標準化。
實用:把現場的問題和素材帶入教室。通過實際操作進行訓練,實踐性強。
速效:比起知識更強調技能,比起“應知”,更重視“應會”,學后立即運用,可立竿見影。
簡單:講義通俗易懂,把管理技能歸結為一張“4階段法”的卡片,現場易于執(zhí)行!
【TWI對工作現場的效果】
1.JI,為了能正確的使用4階段法需掌握并能運用作業(yè)分解來解決指導中的不足與錯誤,能使自己在今后的指導工作時形成標準和規(guī)范是JI的關鍵之最。正確的指導能讓部屬迅速領悟工作,不出差錯的進行標準作業(yè)。JI方法能在短時間內對你現場的不良,返工,設備故障,工具損壞等,具有立竿見影之功效。
2.JM,對搬運,機械,手工作業(yè)中的浪費通過IE-ECRS手法及JM特有的5W/1H的自問方法來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達到有效地利用現有的材料,機械,勞力,消除浪費降低成本之目的 。
3.JR,對一線主管因預防和處理人與人之間的問題不當而造成團隊渙散,員工工作態(tài)度不佳,員工流失率增多的現狀能起到積極有效的幫助,通過待人的技能的運用能使一線主管增大威信及凝聚力,達到讓部屬積極的配合你工作的目的。
4.JS,這是所有工廠企業(yè)進行生產的大前提。它要求一線主管平時要善于觀察和發(fā)現隱患,以提前考慮對策,采取措施,切斷可能引發(fā)事故和災害的連鎖,達到現場安全事故降低和減少的效果
張恒老師
日本產業(yè)訓練協(xié)會MTP課程認證講師
日本產業(yè)訓練協(xié)會TWI(JI+JR+JM+JS)課程認證講師;
飛利浦中國投資有限公司 培訓與組織發(fā)展經理
TWI現場精細化管理解決方案版權持有人
飛利浦TL/GL/GM(主管/線/組長領導力)訓練營認證講師
國際職業(yè)培訓師認證課程講師;
張老師是日產訓MTP+TWI (4J)全國同時獲得五項認證第17人,張老師多年的外企、民企、創(chuàng)業(yè)型公司等企業(yè)管理工作經驗,先后在好孩子集團(香港上市公司,全球15000人)(香港上市)、飛利浦(世界500強公司,全球120000人)、蘇州豐碩人力資源投資合伙人(規(guī)模200人)等公司擔任生產主管、生產經理、培訓與組織發(fā)展經理、總經理等職務。在飛利浦工作的期間接受了系統(tǒng)的培訓與實踐,尤其經理人能力素養(yǎng)提升、團隊管理目視化系統(tǒng)設計、現場主管系統(tǒng)能力提升等較為擅長,張老師還獲得了日本產業(yè)訓練協(xié)會MTP、TWI、飛利浦TL/GL/GM(線,組長9天)訓練營講師相關的資格與認證。張老師從職員到管理、再從管理者到企業(yè)高管(投資合伙人),從“被管理→管理他人→帶領團隊”將管理理論、方法與實際工作相結合,張老師累計訓練了上千名現場管理者,并在飛利浦、豐碩人力資源等公司成功導入MTP管理體系,為管理者梳理管理系統(tǒng),從“人員管理、任務跟進、業(yè)務改善”三個維度出發(fā),讓管理做到目視化、效率化,規(guī)范了團隊管理的統(tǒng)一思路。
在飛利浦公司精益推進的過程中,有效實施MTP、TWI系統(tǒng)課程為公司建立人才育成體系,推進現場建立良好人際關系,降本增效,減少安全事故等方面成交顯著,每年為公司成本降低提供有效的方法和顯著的效果。
張老師多年專注于現場管理項目領域,目前長期為客戶提供培訓與咨詢工作,張老師將MTP、TWI系列課程與現場管理融合、潛心研究開發(fā)出“MTP、TWI企業(yè)落地方案,(張老師是該現場解決方案結合的全國第一人,已申請版權)切實從客戶現場實際出發(fā),為多家企業(yè)解決了班組系統(tǒng)管理標準化、目視化的難題,有效提升了眾多企業(yè)管理者的思路方法與管理效率。
劉文劍
張忠新
羅慶偉
宋傳承
周周
張冬明
黃慶源
楊華
康建平
賀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