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受眾:
中高層管理
課程收益:
.使學員掌握企業(yè)內部講師的職責,功能與角色。
3.使學員具備提出訓練計劃及設計訓練課程的理論基礎及實務能力,包含以下幾個部分:
如何進行訓練需求分析
如何擬訂具體的訓練目標
如何安排合宜的訓練環(huán)境
訓練如何與組織發(fā)展策略結合
如何撰寫完整的訓練計劃
4.使學員能運用適切的表達技巧,成為杰出的訓練員:
課程大綱:
臺灣劉成熙老師-精品課程-TTT-
內部講師培訓主講:臺灣劉成熙老師
課程目標:
1.使學員了解企業(yè)建立內部講師制度的策略定位與發(fā)展方向。
2.使學員掌握企業(yè)內部講師的職責,功能與角色。
3.使學員具備提出訓練計劃及設計訓練課程的理論基礎及實務能力,包含以下幾個部分:
如何進行訓練需求分析
如何擬訂具體的訓練目標
如何安排合宜的訓練環(huán)境
訓練如何與組織發(fā)展策略結合
如何撰寫完整的訓練計劃
4.使學員能運用適切的表達技巧,成為杰出的訓練員:
如何建立訓練員的自信及自我形象
如何吸引學員的注意力,使其專心學習
如何運用簡潔有力的口語,表達自己意念
如何運用整體架構及組織技巧,使學員易于吸收了解
如何表現(xiàn)出眾的儀表風范,贏得學員的敬重與信服
如何促進訓練員與學員之間的互動
如何聽懂學員的問題,并作適切的回答
如何處理學員的質疑或不友善的態(tài)度
5.使學員能熟練及運用各種教學手法,結合不同的訓練需求:
透過實際工作現(xiàn)場的管理及工作教導,設計學習輔導方案 一般性教學手法的掌握
針對改變行動與態(tài)度需求的教學手法的掌握
針對開發(fā)創(chuàng)造性需求的教學手法的掌握
針對提升解決問題能力需求的教學手法的掌握
針對提升技術能力需求的教學手法的掌握
針對提升管理能力需求的教學手法的掌握
掌握測驗量表與問卷之運用
課程進行中所運用之游戲、競賽、團康活動的教案設計與帶領技巧
活動腳本的設計
6.使學員具備規(guī)劃訓練教案與教材的系統(tǒng)能力,包含以下幾個部分:
如何形成課程設計的基本理念
如何掌握成人學習心理,設計出引人入勝的課程
如有效地運用各種活動或輔助媒體,傳達課程的設計意念與實質內容
如何將課程設計理念及內容轉化為標準格式的訓練手冊或教材
7.使學員能編制及運用訓練評估工具,追蹤維持并開發(fā)訓練績效:
如何決定評估訓練的標準
如何編制及實施訓練評估工具
如何認識評估工具的有效性及局限性
訓練員應如何運用評估結果
評估結果如何運用于改善訓練規(guī)劃及課程設
如何由學員的績效或行為改變,評估訓練效果
課程特色:
講師具有專業(yè)魅力的表達技巧,課程活潑具啟發(fā)性。
講師具備各類型課程的規(guī)劃與講授的實際經(jīng)驗,實踐性強。
課程內容深入淺出,幽默風趣、見解獨到。
理論與實務兼具, 使學習輕松愉快。
透過問卷分析及個案解說,輕易掌握課程內容。
由實際演練中得到隨學即用的效果。
授課時數(shù):2天12小時(9:00-12:00;14:00-17:00)
推薦講師:臺灣劉成熙
課 程 大 綱
第一單元:
企業(yè)培訓體系介紹
1.如何建立有效的企業(yè)內部培訓體系
2.企業(yè)訓練的概念與目的
3.企業(yè)需要內部講師的原因
4.成功講師應具備能力條件
5.培訓的現(xiàn)狀與困境
6.培訓的現(xiàn)狀和目標
7.培訓體系架構設計
講述
案例分析
示范說明
心得分享
第二單元:內部講師特質
二.內部講師心理公約
1.內部講師的角色
2.內部講師的職責
3.內部講師的特質
4.內部講師的自我修煉
5.企業(yè)內部講師團介紹
三.成人學習心理分析
1.成人學習的動機
2.成人學習的心態(tài)
3.成人學習的期待
4.成人學習的有效方法
講述
案例分析
示范說明
心得分享
第三單元:訓練課程設計
四.訓練的目的
1.如何維持計劃的一致性
2.如何與有關者溝通
3.選取評估標準
五.訓練的分類
六.訓練的內容
1.確認目標達成程度
2.配合所需使用時間
3.制定目標行為標準
4.訓練方法的選擇
5.訓練計劃的展開與學員分析
講述
案例分析
分組討論
示范說明
心得分享
單元試講
第四單元:講師表達技巧
七.講師的儀表
八.講師專業(yè)表達技巧
1.口語表達的技巧
如何引發(fā)學員的興趣:開場白、說故事、舉實例
用語的注意
指導語的運用
2.非口語表達的技巧
肢體語言的運用
手勢的運用
眼神的運用
3.超語言表達的技巧
聲調的運用
速度的掌握
聲音表情
九.帶動課堂氣氛的技巧
十.克服緊張的技巧
十一.問與答的技巧
十二.突發(fā)狀況與異議的處理技巧
十三.班級紀律管理設計
講述
分組討論
示范說明
心得分享
單元試講
輪流演練
實作
第五單元:教學手法
十四.一般性訓練方法
1.講授法
適合的訓練需求及其優(yōu)劣點
踏上講臺前應注意事項
登上講臺的方法與出聲前的注意事項
進入主題的要領
聽課者的心理與時間分配
2.討論法
適合的訓練需求及其優(yōu)劣點
解決問題討論法
定型性討論法
促進理解討論法
自由討論法
公開討論法
十五.改變行動及態(tài)度的訓練方法
1.角色扮演法
適合的訓練需求及其優(yōu)劣點
各階段的實施方法:
角色演練法的說明
熱身運動
決定角色
實際演練
分析、討論
重新演練
2.敏感性訓練
適合的訓練需求及其優(yōu)劣點
實施敏感性訓練須具備的條件
追蹤訓練的實施
十六.開發(fā)創(chuàng)造及提升解決問題能力的訓練方法
1.腦力激蕩法
適合的訓練需求及其優(yōu)劣點
實施腦力激蕩法的四大原則:
腦力激蕩法的基本形式:
實際活用要點
2.KJ法
適合的訓練需求及其優(yōu)劣點
進行步驟:
事前準備工作。
實際的活用要點:
分類作業(yè)注意事項
文章化的程序
3.中山正和法
適合的訓練需求及其優(yōu)劣點
實際活用的要點
部門特性不同的引進與推展方法
4.工作現(xiàn)場訓練法
適合的訓練需求及其優(yōu)劣點
基本要素:
實際活用要點
5.個案研究法——Case Study
適合的訓練需求及其優(yōu)劣點
計劃階段的程序
實施階段的要素
個案研究法的特色、效果及方法概要。
實際活用要點
重要的事實認定及問題
研討解決對策的注意事項
6.教育訓練游戲法
適合的訓練需求及其優(yōu)劣點
引進及推展要領
游戲設計的技巧
游戲帶領的要點
游戲如何納入訓練計劃,作為次要的輔助教學。
游戲的適當安插,避免與前后內容格格不入。
教育訓練的指導者如何左右游戲
內容的深淺度。
如何結合講評
第六單元:教案教材的編寫
十七.教學單元的規(guī)劃
1.課程目標的制定
2.單元教學重點撰寫
3.單元教學方法的選擇
4.學單元的評鑒方法
十八.教案設計
1.課程的組織原則
2.教學活動的設計
3.主題間的銜接
4.教學時數(shù)的分配原則
5.教案編寫要領
十九.教學手法的運用
1.講授法的注意要點
2.示范教學法
3.分組討論法
3.團體分享的指導技巧
4.游戲活動設計與帶領技巧
5.角色扮演法
二十.教助的運用
1.白板的運用技巧
2.投影機的運用技巧
3.錄影機的運用技巧
4.錄音機的運用技巧
5.多媒體的運用技巧
6.海報的運用技巧
二十一.教助的制作
1.投影片的制作要領
2.活動道具的設計
3.HANDOUT的制作
4.實物的準備
二十二.教材的編寫
1.教材大綱的撰寫
2.教材章節(jié)的標示基準
3.教材文字的編輯要領
4.表格插圖的表現(xiàn)方式
講述
案例分析
分組討論
示范說明
單元試講
輪流演練
實作
教學活動
設計、演練
第七單元:訓練績效評估
二十三.培訓績效評鑒及考核項目
1.決定培訓目標,策略及模式
依公司經(jīng)營的愿景及理念, 制定并公布培訓目標,策略及模式
制定并公布培訓目標之評鑒及考核項目
規(guī)劃如何執(zhí)行及完成評鑒及考核項目之流程
確定培訓成效指標或情況描述。
2.學員參訓績效
3.課程規(guī)劃績效
4.結訓學員職涯及工作表現(xiàn)
制定學員培訓動態(tài)數(shù)據(jù)庫
訪談結訓學員相關主管或問卷調查追蹤結訓學員的工作
表現(xiàn)
制定結訓學